“跨省通办这项业务真真切切是一项便民政策,使两地跑变成了哪儿都行。”近日,刘女士在常德公积金笑着盛赞常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的“跨省通办”业务。
2022年1月,曾在外地上班的刘女士回到常德,来公积金咨询异地转移接续业务,她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咨询转移住房公积金是否需要往返外地与常德两地,交通成本和疫情出门风险让她很是担忧。“跨省通办”窗口工作人员听完耐心地为她介绍了住房公积金的“跨省通办”业务,指导其用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顺利地将原外地账户公积金转入现有常德账户。
一、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是一种新的政务服务模式。通过打破事项办理的属地化管理限制,省去群众来回往返住房公积金缴存地办理业务环节。以前,各地住房公积金采取属地化的管理方式,信息数据不联网,缴存单位和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还需要到缴存地办理,来回往返多地非常不方便。现在,缴存单位和职工可在常德当地提出申请,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就可以办理全国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业务,打破了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实现了缴存单位和职工异地办事“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同时实现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满足缴存单位和职工异地办事需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关于印发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部署推进住房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常德市公积金及时召开“跨省通办”工作部署会,聚焦单位和群众普遍关切的住房公积金异地办理事项,以业务通、系统通、数据通为基础,周密部署,打牢“跨省通办”工作基础。拟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全市各管理部设置“跨省通办”业务窗口,配置工作人员设备。推行无偿导办、帮办、代办等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延时、错时服务,方便广大缴存职工就近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获得多方点赞好评。全面梳理八项高频服务事项后,根据业务情况设置了贷款、归集、提取三项“跨省通办”业务专窗,安排业务骨干负责政策咨询、解答和办理,明确了一名兼职联络员,负责上传下达,确保“跨省通办”工作上下联动。
二、常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开展的“跨省通办”业务有八项。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查询、出具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存信息变更、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前还清住房公积金贷款、开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全部还清证明已实现全程网办,缴存职工可根据业务类型,选择通过官网服务大厅或者政务网或“手机公积金”APP等渠道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可通过企业“一窗通”和政务网申请办理单位开户;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已实现两地联办。
三、常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稳步推动“跨省通办”工作。常德中心强化了系统支撑,开设“跨省通办”网上服务专区,推行“跨省通办”业务全程网办和一网通办,实现业务异地“不见面”办理。完善了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加快数据信息共享促进“跨省通办”服务便捷、易操作。同时,常德中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广泛宣传“跨省通办”改革成果,不断提升“跨省通办”知晓率和满意度。
1、统一了业务标准、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并加强对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推动业务办理规范化运行。
2、建立了联系人沟通制度,明确了办理流程,设立了“跨省通办”窗口,指定专人负责“跨省通办”业务办理,向申请职工提供咨询、申请、办理、邮寄、回访等“一条龙服务”,推行无偿帮办、代办、陪办服务,为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错时、延时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跨省通办”业务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办事群众享受到了这一便民政策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节约了往返时间和费用,增强了获得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