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湘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贴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勇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扎扎实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体现为“二二三”,即二转变、二突破和三跨越。具体表现为:
二转变。一是通过联合办公,实现多单位跑向只跑一个单位的转变。以往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需要跑公积金中心、受委托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三个单位。为方便职工办事,中心主动协调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处和合作银行,在市、县住房公积金办事大厅设置便民点,实现联合办公后,职工办事只需跑公积金中心一个办事大厅即可,进一步拓展“一站式”服务的范围,缩短贷款办理周期,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了办事群众。二是通过实行综合柜员制,实现多窗口跑向只跑一个窗口的转变。以往提取住房公积金至少需要跑两个窗口,且2-3个工作日后提取资金才能到账;提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需先到贷款岗办理提前贷款结算,再到提取岗办理住房公积金对冲还贷提取,再由财务岗记账,前后需要取三次号跑三个窗口。办事群众普遍反映业务办事速度慢,流程相对复杂,与高效服务的要求不相符。实行综合柜员制后,只需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口就能办理好业务。且住房公积金提取资金做到“秒到账”,人还未离开大厅,资金已经到了银行账户内,群众办事体验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突破。一是通过信息共享,实现零证明办事到零资料办事的突破。中心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将推进部门数据共享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迄今,我们已实现了与公安、民政、人社、工商、住建、国土、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网,可共享个人身份、低保、婚姻、社保、企业工商登记、房屋交易、不动产抵押、征信等多方面的信息,基本实现了数据共享全覆盖。通过信息共享,目前,已有6项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和5项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实现零资料即可办理,办事群众只需提供身份证进行身份核实,就能办理完业务,无需携带其它任何资料。二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跑的突破。中心加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陆续开通了手机APP、网厅单位版和网厅开发商版。通过手机APP可办理6项提取业务和5项贷款业务,通过网厅单位版,各单位住房公积金专管员可办理单位人员新增、封存等汇缴业务,通过网厅开发商版可办理楼盘授信准入和期房按揭贷款的网上申请,让办事群众足不出户、一次都不用跑就能办理业务,享受综合服务平台带来的方便、高效、快捷的服务。通过宣传推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心手机APP注册用户达到2.6万人,网厅单位版注册单位200余家。
三跨越。即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数据开放共享。中心信息共享工作,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发扬“钉钉子”精神,以锲而不舍和对事业执着争取到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不断整合资源,率先在全省住房公积金系统实现与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等七个部门的联网,并且建立起数据共享平台。跨地区,主要是通过12329服务平台,实现全省住房公积金信息的共享,核实省内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和贷款职工信息的真实性,既能大大减少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所需提供的资料,又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骗提骗贷行为的发生,达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提升了住房公积金服务效率和防范资金风险的能力,取得了一举数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跨部门,主要是实现与民政、公安等七个部门的联网,在防范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的同时,进一步精简业务办理资料。凡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查询到的信息,均无需再提供相关资料。此次精简的幅度较大,涉及到住房公积金归集汇缴3项业务、提取和贷款各12项业务。跨层级,一是指通过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转移。缴存职工只需在新开户公积金中心提出转移申请,就能将原住房公积金缴存账户资金转移合并到新的账户,无需去原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中心办理任何手续,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了“账随人走,钱随账走”。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除了将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资金安全、快捷转移外,还实现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贷款等业务信息的接续,有利于转入地中心及时为职工提供贷款、提取等相关服务,充分保障了职工权益,有助于更好地为缴存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等新市民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指我们不但与市内人社、医保、不动产等多部门实现了数据共享,同时还与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税务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大大提高数据共享平台的范围、使用覆盖面和点击率、使用率,数据共享平台较好体现和发挥了“互联网+住房公积金”对“放管服”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