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2012年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周符波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刚才听了中心的工作汇告和几位管委会委员的发言,了解到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留下深刻印象。我谈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中心工作的认识
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要考核也好,要盘点也好,我认为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覆盖面,即基本覆盖率情况;二看贡献力,特别是对经济的贡献力;三看认可度,即上上下下对公积金的认可程度。
先看覆盖面。现在全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有4339个单位,涉及到24.3万人,归集的总额是40个亿,城镇覆盖率为81%。邵阳公积金起步较晚,95年开始成立,2003年机构调整之后才开始全市集中统一管理,取得现在的成绩不易。
再看贡献力。我市住房公积金已经累计发放个人贷款是32个亿,公积金的提取将近7.8个亿,对全市GDP的贡献突破了100个亿。现在我特别关注的就是去年新增的增量存贷比达到145%,存量存贷比达到72%,而同期我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才35%左右。
第三看认可度。现在覆盖面这么宽,老百姓对住房公积金的反映较好,特别是上层的认可度较高,目前中心管理水平全省领先,办公条件是全省领先,尤其是在规范性管理、精细化管理方面,省建设厅曾经多次跟市政府沟通,表示邵阳住房公积金是作为全省公积金系统的典范,在全国名气也逐渐上来。上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人来调研,将邵阳中心作为全国窗口和网络系统试点单位,对中心工作做出了充分肯定。
二、怎样谋划策划2012年以及下一步的工作
2012年,中心工作已经提出了好的思路,目标任务非常明确。今年的归集指标,定了9个亿,市财政局对今年市本级的财政预算要做出调整,预算准确一点,打足一点。公共财政体现的是公共服务,今年我们把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从原来的7%提高到了12%,总量增加3至4千万左右,一次性提高五个百分点,财政补贴率已经七年没有提高了,这次调整充分体现了市政府的决心。至于将津补贴纳入缴交基数,目前暂时还有财政压力,以后再逐步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自行补足。
要体现公共财政应有的职能,科学管理住房公积金,各县市区相互比照一下,有压力才有动力,有些该放大的就放大,把财政做大一点;贷款这一块,管委会定了7.8个亿的指标,要作为中心工作的主业来做,是中心的主要职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邵阳最缺的就是资金,就是钱。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实际上就是研究两件事:钱从哪里来?钱投哪里去?投也要有讲究,要科学。住房公积金中心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要做好深度研究。
下面,对于2012年的工作,提三点要求。
一是把握基调。2012年的总基调应是保持稳中求进,与国家宏观政策保持一致,且是进字当头,稳字随后。住房公积金与大的金融环境气候联系较紧,所以基调一定要把握准。
二是守住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安全问题。安全关系到稳定、发展,对于安全问题一定要守住底线。今天来参加管委会,看到审议表决都很规范,中心工作认真细致。就中心目前的运行情况和规范管理来看,管理水平较高,我是放心的。
三是要重点说说把握好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创新。这个工作应该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全新的工作,是一项创新型工作。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分配的货币化、社会化、法制化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形式。管委会要重点思考2012年包括下一步中心的创新点。好好组织讨论研究,包括中心发展遇到的瓶劲,遇到的压力,扩面还不够,还存在空间,这些都是创新点。怎样把握房地产市场,在贷款政策从紧的情况下,怎样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优势,住房公积金现在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特别是用公积金搞好公租房建设,这都是一些创新点。不搞创新就没有重大突破。
关于怎样创新,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借鉴。借鉴就是要学外面的先进科学方法。新加坡拥有一整套精细的公积金管理办法,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公积金很大程度上是学习的新加坡的。当然,也不能盲目复制新加坡的住房制度。一定要多走出去交流、学习、借鉴。
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过度,金融创新不足。用住房公积金搞公租房建设就是创新,是做老百姓看到见的有实惠的事情,是对社会有影响、对老百姓有贡献的事情,只要内部管理做到位,至少还有土地成本低的优势,从住房公积金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心需要这个创新,纯粹发放个贷是小本买卖,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资产。建好公租房后进行自主经营,商业运作,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第二,借势。单靠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势单力薄。住房公积金政策性强,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定义务,要善于借助政府的力量。今年将财补提高5个百分点,今天我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一个示范作用,希望相关部门、成员到位都来支持这个事业。此外,借助媒体的力量。目前,住房公积金还没有做到家喻户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具体政策制度,知道的较少,单靠中心的宣传还不够,现在是网络时代,媒体的作用相当巨大,要学会利用媒体力量多做宣传。
第三,借力。在邵阳做事一定需要民众的支持,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有后劲。民众的力量,是最大的力量。要多做老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好事,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要选好借力目标,讲究借力方法,要善于分析借力效果,总结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借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