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蒋慧燕
9月28日,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称,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政府性债务负债率20.15%,高于警戒线10.15个百分点。69个市县中,四成市县的政府负债率等三项指标超过警戒线。
这是首个省级地方政府公开披露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据记者了解,由于金华、湖州、衢州等地部分乡镇赤字严重,浙江省政府已发文要求建立地方性债务管理动态实时报告制度,考虑增加“新增债务率”预警指标。
陈敏尔在28日的报告中表示,今年,这些县市不能再新增债务规模,要采取措施将债务规模压缩到10%的省定警戒线以内。争取在今年底,将该省所有市县政府性债务归口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另据本报独家获悉,浙江省政府已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书面建议,希望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债务管理意见和办法,尽早研究出台债务会计核算办法,研发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系统,以便实现对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全面动态管理和实时有效监控。
地方债务几何
“政府债务规模控制的任务加重,但整体处于可控的范围内。”陈敏尔在其书面报告中称。据其披露,2009年末,浙江省政府性债务余额4579亿元,比上年增加1787亿元,增长64.01%。其中,69个市县政府性债务余额4248亿元,同比增长71.22%。
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政府性债务负债率20.15%,高于警戒线10.15个百分点。69个市县中,负债率(债务余额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债务率(债务余额与当年可支配财力的比例)、偿债率(年度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可支配财力的比例)等三个指标均超过警戒线的市县有29个,两个指标超过警戒线的市县6个,一个指标超过警戒线的市县6个。
陈敏尔报告称,上述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建设。各级政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客观上扩大了政府性债务规模。
不过,在地方各级财政运行中,累累债务已经成为常态。
一份由浙江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材料显示,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不少基层政府往往采取滥征土地、非法集资、向企业借贷等手段来填补漏洞。
以全国百强县浙江东阳市为例,截至2005年底,该市政府性债务风险三项监测指标,均远远超过浙江省政府规定的安全线和警戒线。其中,债务率达310%,超过警戒线(100%)210个百分点,偿债率87%,超过警戒线(15%)72个百分点。
浙江省审计厅对全省29个县市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2003年底政府平均负债率54%,最高的达158%。而政府负债偿还机制尚未建立,个别地区还出现了“空壳”乡镇。
禁止乡镇政府举债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份文件,规定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须经同级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执行,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偿债准备金一般为年初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3%-8%。
为了遏止新债,浙江省在义乌等县市进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试点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为了摸清各县市政府的“家底”,浙江省审计厅等部门也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于2009年尝试将“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作为主线运用于“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中,以此防范本届政府债务转嫁到下一届政府身上。
2009年2月,浙江省委组织部把“政府性债务负债率和债务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相应权重。同时,审计部门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列入日常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市县建立了政府性债务偿还责任制和偿债准备金制度。
尽管如此,由于各地投资计划风起云涌,基层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仍在逐年扩大。
“政府财力过分依赖房地产应逐步改变。”浙江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丁耀民表示,各地政府将土地出让收入作为还款的主要来源,把政府债务防范模式建立在土地资源不断增值的基础之上。
丁耀民说,一旦土地价格下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政府偿债能力将必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