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用电的相对价格大约是美国的10倍左右,成品油相对价格也同样远高于发达国家。
此结论出自由工商联专家完成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效益状况比较》(下称《比较》)。《比较》除论述央企与民企的税负差异之外,对国资委上月发布的《2009年回顾》(下称《回顾》)中提到的电价这一细节也进行了对比。
当然,在绝对价格上,中国的这两种产品价格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电价是美国10倍
在《回顾》中,国资委引述国际能源署的统计称,2002至2007年间国际上56个国家居民平均电价累计上涨76%,工业平均电价累计上涨84%,同期中国电价涨幅仅为32%。
对此,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表示,看问题要看它的两面。“什么是另一面?我们的电价、油价相对于中国的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价格是偏高的。”
依据《回顾》提供的数字,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居民千度电价分别为:德国263美元、英国231美元、日本176美元、法国169美元、美国114美元、韩国89美元以及中国69美元。从横向比,中国的电价无疑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
但如果将这些电价数字与当地的人均国民收入进行比较,则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按2008年德国人均国民收入42440美元计算,其千度电价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为0.62%,美国的这一比例为0.24%,相比之下,中国则为2.49%。
“从相对价格来看,中国的电价是德国的4倍多,是美国的10倍左右。”陈永杰说。
类似的差距同样体现在另一能源产品——成品油上。从绝对价格看,除了社会生活严重依赖汽车和廉价成品油的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均远高于中国。
以今年7月21日为例,当天英国伦敦百升汽油价为304美元,日本东京为115美元,法国巴黎为163美元,美国纽约为53美元,而中国上海则为99美元。
同样,当把这些成品油价格与当地的人均GDP进行比较之后,又可以看到结论的另外一面。油价最高的英国伦敦,其百升油价与人均GDP的比值为0.86,日本东京为0.29,法国巴黎为0.38,美国的则更低,只有0.11,中国上海的这一比值为2.69。
当然,如果单纯以相对价格看待能源价格可能失之偏颇。能源专家表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中国的人均GDP在国际上处于偏低水平,而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价格则基本已经形成了全球价格,用有着全球共享价格的能源产品与较低的中国人均GDP进行比较,自然会得出比较大的相对价格差异。
国企的社会贡献需讨论
事实上,作为重要的市场杠杆,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对于调节市场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个新兴的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而言,如果完全按照西方尤其是美国式的消费方式进行,恐怕再有几个地球也未必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按照中国的人均收入方式来确定能源产品的价格。
陈永杰说,做上述比较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在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这里面存在着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他看来,国有企业免费或者低价使用着全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乃至其他的垄断性资源。比如,三大石油公司过去是免费或低价(很低的资源税)占有石油资源,近年才开始上缴特别收益金(但上缴费率也不高),但他们在销售这些资源时,其销售价格则基本上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
陈永杰说,近几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国内成品油市场曾出现“批零倒挂”的现象,国家出于抑制通货膨胀的考虑,控制了油价的上涨幅度,此举在形式上表现为石油企业为百姓让利,但实质上是国家为百姓让利。“这个区别一定要分清楚。”陈永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