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会员活动 | 行业信息 | 房产金融 | 时事新闻 | 学术交流 | 理论研究 | 政策法规 | 公积金分会论坛
中国存款利率连续7个月为负 或将诱房价疯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与此同时,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年初以来形成的居民银行存款利率为负的局面进一步固化,存款负利率困局亟待破解。
  
  存款负利率格局进一步形成
  
  数据显示,我国CPI同比涨幅自去年底以来持续走高,在今年2月份达到2.7%的高点,超过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由正转负。而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当前物价水平不但超过了2.25%、2.79%的一年期、两年期存款利率,而且首次超过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已连续7个月为负,负利率格局进一步形成。
  
  存款负利率给储户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7月份当CPI同比涨幅达到3.3%后,城镇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首次超过1%,达到1.05%,8月份CPI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1.25%。这意味着长期下来,居民手中的一万元存款,一年后实际缩水超过125元。
  
  我国百姓对负利率并不陌生,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多年份里,居民存款利率都出现过负值。经济学家认为,当物价水平维持一定程度的温和上涨,只要政府维持低利率政策,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可能性很大。
  
  持续负利率诱发房价疯涨
  
  除了导致存款缩水外,如果存款负利率进一步扩大,则直接导致我国居民对自身财富的重新配置行为,助推社会通胀预期,并令投资行为发生扭曲。一方面,通胀预期会快速抬头,另一方面,鼓励居民财富进入楼市等资产价格市场的信号会得到强化,最终不利于当前经济调控。
  
  有研究发现,正是在上一次持续负利率状态下,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飙升。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的观察,当2007年出现了物价快速上涨、负利率变得较为严重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恰好迎来价格猛涨时期。尹中立指出,从2007年的情况看,当CPI超过5%以后,老百姓对负利率的担忧与日俱增,投资者的情绪开始变得十分敏感,于是出现恐慌性购买资产的行为。
  
  “2007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从7月份超过5%的关键点,之后高点在8月份达到6.5%,与之相对,我国股市在这两个月间分别大涨17%和16.7%,房价也出现飙升。当时市场流行的一句口号是‘跑不过刘翔,但必须跑过CPI’,老百姓对存款负利率的担忧溢于言表。”尹中立说。
  
  此外专家也指出,如果存款利率较低,将导致银行存贷息差过高,会进一步释放银行的放贷冲动,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不过,专家指出,当前对负利率问题不必过分担忧。“尽管负利率状态已经持续数月,但考虑到未来通胀即将见顶后平稳回落,负利率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不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鄂永健说。
  
  负利率困局凸显政策两难
  
  针对持续出现的负利率现象,市场诱发政策变化的传言,有关存款利率上浮的争议也变得炙热起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上周的一个论坛上建议,基于CPI上涨的压力,可乘机推出存款利率浮动机制。央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近日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建议国家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争取允许东北率先开展存款利率上浮试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经济未能完全复苏之际,贷款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此外,考虑到提高存款利率将显著压缩银行利润,减少税收,因此决策者对此顾虑重重。
  
  新近公布的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基本在75%以上。其中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76%。工商银行这一比例则达到79%。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负利率困局,其实是目前宏观调控诸多两难的具体体现。低利率虽然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由此出现的负利率却又强化着居民的通胀预期;高额利差虽然能为银行放贷带来积极性,但却又有投放失度、结构失调之虞。如何走出负利率困局,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着实考验着调控部门的智慧。
  
  编者注:所谓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这种情形下,如果你只把钱存在银行里,会发现财富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的上涨缩水了,这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现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0年9月13日10:7
版权所有:湖南省房地产业协会公积金管理分会 技术支持:长沙市八六软件开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