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在推动住房改革、解决职工购房困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资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其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本质特点着手,详实论述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字]:本质 风险 重要性 艰巨性 长效机制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长期性、义务性、保障性和互助性相结合的住房基金,具有积累性、专用性两个特征。17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住房公积金制度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和促进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一个正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
一、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现状
(一)多部门共同监管的体制,缺乏有效监控
1、现行管理原则
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管理原则,在执行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管委会只是一个类似于听证机构的松散组织,不承担任何风险,决策作用流于形式,监管作用名不副实;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自己不决策,却要承担决策后的风险和责任,这既不符合法理,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2、现行外部监督机制
按照有关规定,现行住房公积金监督机制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等对本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政策执行情况、使用情况、帐户设置等进行监督,此外还有人大、纪检、检察院等部门的检查。由于监管主体多头并列,几个最主要的监督部门间缺乏强有力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政出多门,没有形成合力,造成实际上的监管缺位。
3、省级监管队伍自身建设亟需加强
目前,住房公积金外部监管责任集中在省级建设部门,但其监管机构不全、专业监管人员缺乏、编制与经费不足等矛盾突出,不利于监管职能充分发挥。
(二)管理模式属地化,缺乏有效整合
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按行政区域划分设立,互不融合,各地在制定具体政策、业务流程等方面各自为政、五花八门,具体可概括为“五无管理”,即:一无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差异大;二无统一的业务操作规范,引发百姓质疑;三无统一的资金融通平衡机制,资金无法跨区域调剂使用,有限的资源浪费严重;四无统一的计算机电算化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监管手段难以形成;五无统一的风险管控体系,针对各种资金风险,防范应对措施跟不上。
(三)覆盖率偏低,对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扶持
目前住房公积金还不能将需要依赖贷款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体纳入缴存范围,已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低收入者却因缴纳额低以及不能提供足额抵押物等原因,享受不到“低贷优惠”的政策。
(四)总体使用率偏低,地区间发展缺乏有效平衡
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职工购房能力和住房公积金缴存金额高低不均衡,导致地区间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需求也不同。一边是发达地区求大于供时的“贷款轮侯”,一边是欠发达地区的供大于求时的“门庭冷落”,地区间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率、增值收益率差异较大,发展失衡。
(五)“控高保低”不力,贫富差距缺乏有效调控
去年,世行在一篇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住房公积金缴存畸高畸低。2005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好几个“意见”,严格要求“控高保低”,但各地高低缴存限额相差几十倍仍是普遍现象,加大了贫富差距。
(六)增值收益分配方式渠道过窄,缺乏有效激励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其经费由同级财政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拨付,费用多少主要按“人头”核定,而与业务规模、工作绩效无关,这严重违背了经济运行规律,致使中心缺乏开拓创新、提高工作绩效的动力,阻碍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发展。
二、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性
(一)是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利益的需要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影响面很大,住房公积金属于缴存者个人所有,资金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二)是住房公积金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日益庞大的资金增长的是风险的增长,如果不能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安全,住房公积金行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完成“住有所居”目标的需要。
三、防范资金风险的艰巨性
随着2005年郴州1.2亿元住房公积金被挪用豪赌案首度曝光,陆续出现了衡阳2.53亿元国债被非法质押案、河北保定3亿元被席卷案、沈阳5.09亿元项目贷款卷入震惊全国的“慕马案”等违法大要案,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令人担忧,成为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和演变,给住房公积金主体带来的资金风险种类复杂多样:
(一)上层建筑层面包括运作管理及监督体制不顺产生的体制风险;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包括金融、经济、房地产政策等)产生的政策风险。
(二)经济环境层面包括为适应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央行采取调控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措施,产生的利率风险;各地房地产市场的规范程度,产生的市场风险。
(三)实践操作层面包括由于中心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力不够,产生的管理风险;由于借款人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拖欠贷款本息,产生的贷款风险;由于极少数从业人员为个人利益驱使,做出违法违纪之事,形成的道德风险;此外还有操作风险、套取风险、财务风险等等。
以上风险源的多样性、复杂性,致使如何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健全监管机制,防范资金风险,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四、建立防范资金风险的长效机制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仅要从内因上寻求发展的契机,还要创造外部发展的环境,以保证资金安全。以下从住房公积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建立防范资金风险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构想 :
(一) 完善法制建设,提升立法地位—长效机制的法律保障
英国作为一个较成功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发达国家,于1919年颁布的《住宅法》,已修订过八次,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也于1953年通过了《公积金法令》。毋庸置疑,立法是保障住房公积金安全运作和规范管理的保证。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行业法律,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住房公积金法》,以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法律地位,使住房公积金管理有法可依,保障和促进这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构筑监管合力—长效机制的体制保障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公开承认缺乏金融监管是导致美国引发全球金融急剧动荡的次贷危机的主因之一。而当前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监管不力,值得深思。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采取新一轮的机构调整势在必行:在监管上,以强化省级监管为重点,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行政监管职能进行有效整合,组建直属省(区)人民政府的、独立的住房公积金监管机构,专门行使省级住房公积金的日常监管职能;在管理上,于现行市以下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省以下统一垂直管理,为日后逐步进行全国统一管理作准备。
(三)广泛开展行业理论研究工作—长效机制的理论支撑
近年来,对住房公积金的研究更多局限在资金安全和规范流程等问题上,涉及到这一制度的建立作用、深远意义及如何保障其公平、公正、合理性的研究很少。要在业内广泛开展住房公积金研究工作,诚邀相关行业、相关院校知名学者参加,将住房公积金的理论研究作为一项战略、持续、稳定的工作来抓,为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四)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推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制度保障
1、建立基础信息的定期核对、清理、修改制度。
要定期对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核对,包括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各项信息,如单位全称、地址、联系电话、缴存余额、职工身份证号码等等,保证系统内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为规范中心各项业务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推进下一阶段全面升级改造打下基础,这是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保障。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应从内部控制住问题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及出现问题后及时自动调控、迅速修复的能力,这是维护长效机制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1)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条件。
一是要保障中心内外部、中心各部门内外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畅通,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保证及时发现各部门内控中存在或新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解决问题;二是要对关键岗位实行资格准入与定期轮岗制度。
(2)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点
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在业务循环中找出薄弱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制定每个关键环节控制要点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和政务公开制度,形成严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应明确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第二要明确设计岗位责任,对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作出严格要求。第三对各控制点的责任人授权要适当,责任人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第四要明确内部控制的核心是会计控制,应按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来规范会计系统控制。第五要做好财产保全控制工作中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记录保护工作。第六应加强对系统开发、维护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资金管理部门,属于高风险行业,要加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机制。一要建立资金流动性情况预警机制,如资金储备不足预警或资金过剩预警等;二要建立资金安全预警机制,如贷款逾期预警、抵押物灭失预警机制等。此外,应加快引入国际通行准则—巴塞尔协议思想,提高对风险的监督和管理能力。
4、建立贷款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要严把三关。严把资金出口关,做好贷前调查工作;严把贷时审查关,充分利用央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征信查询,建立集体审批、审贷分离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把贷后检查关,做好贷后回访工作。
要加强贷后跟踪管理。要创良好收贷环境,加强与人民法院、受托银行、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充分利用这些行业的职能优势,及时催收、结案。对未按期归还贷款的逾期户,根据逾期情况,采取将逾期贷款人的姓名及单位在中心营业大厅、住房公积金网站、当地政务网进行公开等方式施加压力,防止呆坏账的发生。
要规范贷款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贷款档案的归档、借阅、保管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使每笔贷款手续完备、资料完整,有效防范贷款的法律风险。
要按规定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是抵御和化解贷款风险的资金保障。
5、建立与金融机构的双赢与互控机制
(1)虚心向金融机构取经。要积极学习和借鉴金融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住房公积金具体工作实践,探索并进一步完善规避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2)充分资源共享。起步阶段,住房公积金中心要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受委托银行的人力、物力及网络的优势,为住房公积金业务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3)实现双赢与互控。要定期进行网银监控,密切跟踪住房公积金资金流,要与承办银行签订书面委托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要定期对银行承办业务进行考核,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业务运作,实现双赢和互控。
6、加强内部稽核制度建设
首先,要虚心对待媒体的关注、报道和批评,在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前提下,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把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置于社会公众的民主监督之下。在此基础上,要着力加强中心自身的内部检查与稽核:
(1)日常业务操作中复核力量要加强,强化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自查和互查,把问题解决和控制在最小范围和细节中。
(2)住房公积金中心的内部稽核力量要加强。首先要注重内部稽核人员的任职资格,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内部稽核工作效果。其次,还要注重对内部稽核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有案例、有分析的内部稽核人员培训、交流活动,这无疑是预防犯罪、遏制违法行为,达到防范资金风险的有益途径。此外,针对普遍存在的编制不够、人员紧张问题,建议开发一套住房公积金审计系统软件,以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代替手工审计,提高内部稽核的效率和质量。
内部稽核是防范资金风险长效机制的“减震器”。
7、加强组织文化制度建设,做好行业自律
强筋骨才能御风浪。加强组织文化制度建设,弘扬正气,苦练内功,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提高作风效能。组织文化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的现实意义,有助于筑牢从业人员思想道德防线,提高防腐拒变能力,是一项集预防与补缺于一体的管理手段。管行业必先管行风,中心应设立专门的组织部门来负责协调组织文化建设,制定实施方案,通过演讲、名师讲学等多种形式吸引员工主动参与,并定期进行总结评价。
住房公积金管理要做到内外兼修,当外部监管缺失时,内部行业自律责任尤为重大。群众基础是各项政策的“息壤”,提升服务水平要走好走准群众路线,来自于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的监督,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公开行政,透明办事。如适时实行按月支取还贷,探索优化网上缴存、网络贷款审批和网络支取审批等管理模式,不断推出新的切切实实的便民、利民举措,就是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缴交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踊跃性,提高还贷自觉性,也是降低资金风险的有效途径。只有得到群众的理解、拥护、支持,住房公积金事业才能生生不息,才能稳定地长远、长效发展。
8、于外建立行政联动制度,于内形成和谐发展局面
住房公积金管理不是孤立的管理活动,要善于寻求外援,要积极与各职能部门强强联合,互帮互促。行政联动包括缴存联动和贷款联动,如与人大、社保、工商、税收、房屋产权等部门建立单位信息共享,在办理单位登记、年审时相互把关,促使单位及时缴存住房公积金,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贷款联动前已述及,不再重复。
在内部管理上,要注意统筹兼顾,讲究市本级与管理部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科学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向管理要效益。
9、搞好高效优质的管理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成败和兴旺与否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只有把队伍打造成一支思想道德上过得硬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防范资金风险。
(1)树立人本意识,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要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全面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建立严格的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免职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使不同岗位、不同付出的员工得到合理的回报,提升制度执行力和创造力。
(2)树学习型单位理念,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一个学习型单位就是要号召全体从业人员学理论、钻业务、借鉴先进经验为我所用,通过专家讲课、经验交流、业务比武考试、知识抢答赛、举办有奖征文活动等形式,坚持学用结合、学干相长的原则,使从业人员迅速扎实地成长起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培训基地,有步骤、有规划地从整体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为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10、建立有住房公积金管理特色的激励机制。一是强化对缴存单位的激励。要广泛宣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及其积极意义,提名当地政府按年度住房公积金缴交情况评选出积极分子、文明单位予以表彰等都是值得推广的好作法。二是强化对缴存职工的激励。除按规定向缴存职工支付利息之外,还应采取多种灵活方式鼓励职工将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激励。管理层应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中心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事业发展基金,改善管理机构办公条件;允许中心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用于奖励特殊贡献者,鼓励其进一步优化服务。四是按资质和诚信程度对房地产开发商采取激励和惩罚并举。五是对受委托银行按承办业务质量的好坏采取激励与制约并重。
(五)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关系,适时创新—长效机制的生命力保障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事物只有经过不断的更新造血、吸收养分,才能焕发无穷的生命力。当代国家领导人更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创新”精神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长期规划,我们不妨在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监管关系的基础上对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管理和资金运用进行如下创新:
一是打破封闭式格局,建立资金余缺有偿调剂机制
借鉴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市场操作办法,拆息按日计算,资金拆借可通过中介机构完成,也可经过双方协商完成。通过跨地区的资金融通平衡供需矛盾,解决住房公积金流动性差及全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
二是打破区域限制,建立统一的科技信息及网络系统
(1)由于封闭式管理下的区域性原因,各地信息化建设还处在重复开发、管理粗放的“传统手工农业”阶段,不仅与中央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不符,而且不利于日后的全国统一联网。建议借鉴前几年财政部门的“金桥工程”、税务部门的“金穗工程”,开发一套“金房工程”,作为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软件,提升整个行业的电算化管理水平,为建立现代化的全行业监管手段打下坚实基础。
(2)建立全省乃至全国的住房公积金数据中心,完善数据异地备份,增强住房公积金抗突发事件、抗自然灾害能力,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3)要加强监管网络建设,真正实现监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二网合一”,提升监管透明度,实现全省业务全程的监管覆盖。
三是尽快出台全国性操作规范或指导性文件
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支取、购买国债等资金流出渠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建议出台全国统一的操作规范或指导性文件,规范贷款审批、支取审批及购买国债资金调度和管理程序等,对风险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既可消除老百姓的疑虑又在一定程度上为资金安全加筑了一层防护网。
四是创新增值收益分配渠道,满足现实工作需要
(1)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支持力度,拿出一部分增值收益反哺于缴存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可采取贴息、贴租等形式为特别困难群体解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2)在省级或国家级集中部分专项风险准备资金,用于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等急需大量重建资金之需,提高抗风险能力。
(3)允许中心拿出部分风险准备资金或事业发展基金用于购置周转房,以备处置逾期贷款抵押物之需。不但可解决资金保全中的房产周转问题,同时周转房作为住房公积金以实物形态储存起来,同样可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伟大的阳光工程,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也是动态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巩固,最终形成长效机制。住房公积金管理者要长存忧患意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的源头,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将住房公积金资金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